2.假设公司的经营者是负责的,且公司管理层有能力担当其职务。
3.除非另有说明,假设公司完全遵守所有有关的法律法规。
4.假设公司未来将采取的会计政策和编写此份报告时所采用的会计政策在重要方面基本一致。
5.无其他人力不可抗拒因素及不可预见因素对企业造成重大不利影响。根据评估的要求,认定这些假设条件在评估基准日时成立,当未来经济环境发生较大变化时,将不承担由于假设条件改变而推导出不同评估结论的责任。
(四)企业经营、资产、财务分析
1.被评估单位所在行业状况及发展前景,国家货币政策及对金融行业主要监管政策分析。
2.企业内部管理制度、人力资源、核心技术、研发状况、销售网络、特许经营权、管理层构成等经营管理状况分析。
3.企业历史年度财务分析。一般包括收入、支出分析,资金运用方式、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分析以及成长性分析等。
针对经营业务内容不同,不同种类的金融企业历史年度经营状况应重点介绍以下内容,如:
银行的经营状况应当重点说明利率与汇率变化趋势、信贷市场规模、各类业务的市场占有率等历史情况。
保险公司的经营状况应当重点说明保险品种规模、各类业务的市场占有率等历史情况。
证券公司的经营状况应当重点说明证券市场规模、各类业务的市场占有率等历史情况。
4.经营性资产、非经营性资产分析。
(五)评估计算及分析过程
评估计算及分析过程需要对收益法评估分析表进行详细解释。
1.收益模型的选取
(1)选取收益法的具体测算方法及模型。
(2)列示计算公式并对参数进行解释与说明。
2.收益年限的确定
确定收益年限并说明其理由。
3.未来收益的确定
未来收益的确定一般包括以下主要项目的预测,收入、成本费用等项目的名称及具体内容应当根据企业的实际经营情况确定。
(1)经营模式与收益主体、口径的相关性。
(2)收入的预测
①营业收入的预测。通常包括区域经济发展与市场环境、业内竞争情况与企业对策、公司的营业收入及构成分析和营业收入的预测。
②资金运用收益预测及依据。
③公允价值变动收益预测。
④汇兑收益预测。
⑤其他业务收入预测。
(3)支出的预测
①营业税金及附加的估算。
②业务及管理费用的预测。
③资产减值损失的预测。
④其他业务成本预测。
(4)折旧与摊销的预测。
(5)追加投资预测。
4.折现率的确定
(1)所选折现率的模型。
(2)模型中有关参数的选取过程。
例如:无风险报酬率选取依据及过程、市场收益率选取依据及过程、Beta(贝塔)系数的测算。
(六)收益法说明应当体现主要业务的预测过程,如:
1.银行的收益法说明应当披露信贷业务、投资业务、中间业务等重要业务收益参数的预测过程。